楚天都市報訊 □本報記者徐嘯寒 通訊員馮思雨 王英 吳凱 實習生丁雅麗
 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今天是西方的母親節,“感恩”、“行孝”成為大學生熱議的話題。
  昨日,武昌理工學院針對“母親節”做了一份專題調查,涉及武漢科技大學、武漢紡織大學等多所高校。調查結果顯示,超七成大學生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孝心,感覺很“慚愧”;約35%的大學生認為與父母溝通時存在障礙,其中5.5%的大學生“從不與父母交流”。
  七成大學生自認未盡孝心
  在“你覺得自己對父母盡到孝心了嗎”的調查中,70.6%參與問卷的大學生“覺得自己沒有盡到孝心”。另外,29.4%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盡了孝道。不過,在這些自認已“盡孝”的大學生中,39.8%是通過實際行動行孝,36.3%是口頭行孝,“偶爾打個電話問候下”。
  “很多同學給媽媽買花,買禮物等,而我的禮物是為她洗腳。”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大四學生楊小英是“行動派”,每年母親節,她都會給母親洗腳,“把媽媽的腳放進腳盆的那一刻,我的腦海裡便浮現出兒時媽媽照顧我的情景,感覺到了許多無法言說的幸福和溫暖,也理解了媽媽的不易。”楊小英還記得第一次給媽媽洗腳後,媽媽撫摸著自己的頭說“小英長大了”,那一刻她一輩子都無法忘記。
  少數學生從不與父母交流
  湖北經濟學院的胡晴(化名)是一名大四學生,正處於實習階段,常常為了理想工作奔波於各大招聘會。胡晴的媽媽十分關心她的工作,經常關切地打電話詢問她找工作的情況,但和媽媽說不到幾句話,胡晴就會有點不耐煩,覺得父母根本不懂現在找工作的時勢,工作上煩心的事情,也不想告訴母親。電話那頭的媽媽無奈總是失落地掛掉電話,覺得“自己真是落伍了,越來越不懂孩子的世界”。
  調查結果顯示,約有35%的大學生認為“難以與父母交流”,其中5.5%的大學生表示“從不與父母交流”。部分大學生表示,在與父母交談時找不到共同話題,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,越來越不喜歡父母的嘮叨,對父母的言辭還有些反感,甚至對他們隨意發脾氣。
  專家建議從三方面去盡孝
 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表示,七成受調查者自認未能盡孝,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學生大多離家,忙於學業外,業餘時間娛樂活動多,很少想到父母親。另一方面,這一代大學生以獨生子女居多,從小到大都是家庭核心,加之缺少感恩教育,所以很少主動會想到為父母送關愛。
  馮桂林建議大學生從三個方面去為父母盡孝。父母最大的希望就是子女學有所成,所以很好地完成學業,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、最大的愛;平時可以給父母多打電話問候,不一定要等到逢年過節才想起父母來,老人也不在乎你為他們買了什麼用品,更重要的是心裡裝著他們;大學生生活上節儉朴素,也是對父母的盡孝。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裡,大多家庭供養一個大學生,負擔比較重,大學生要學會體諒父母。
  (原標題:超七成大學生自認未盡孝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x29fxiee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